首页 > 茶知识 > 问茶

问茶

后台-系统设置-扩展变量-手机广告位-栏目顶部广告位
  • 红茶怎么发酵出花香味

    红茶的香气大部分由发酵决定,发酵重多为蜜香,发酵轻就容易出花果香,发酵要求:温度需控制在24~25℃,发酵叶温保持在30℃左右为宜;空气湿度保持在90%以上;摊叶厚度为8~12厘米;发酵时间为2~3小时,发酵适度则出现花果香。发酵是形...

    问茶 2023-10-03 39 0
  • 茶叶为什么叫枞

    枞的本意是指有一定年龄的茶树。60年以上的茶树称之为老枞,高枞为30~60年,新枞为30年以内。老枞与一般的幼龄茶树具有较大的区别,而采用老枞茶树鲜叶制成的茶品,具有独特的“枞味”,具体表现为木质味、青苔味、粽叶味,同时...

    问茶 2023-10-03 149 0
  • 红茶发酵后第一次焙火的温度和时间是多少

    红茶发酵后,第一次焙火的温度为130℃,时间为10-15分钟。烘焙一般分为两步,第一步过毛火,毛火一般是要求高温,热风温度130-140度左右,不超过160度,随着茶叶水分的不断蒸发,茶青内部的不愉快香气物质也随着挥发,烘至茶叶含水量20...

    问茶 2023-10-03 98 0
  • 红茶二次焙火温度和时间

    红茶第二次焙火的温度为90℃,时间为30-40分钟。烘焙的时长、温度主要以之前的发酵程度来决定,发酵程度深的提前进行烘焙,发酵程度浅的继续放在簸箕里巩固发酵。第二次烘焙的烘焙叶可多放些,待全部干出面时翻动一次,烘至全...

    问茶 2023-10-03 247 0
  • 红茶毛火和足火都是用多少温度和时间

    红茶毛火的温度为110~120℃,即先升温到位后再投放发酵叶,摊叶厚度为2~3cm,在短时间(一般30min)内烘至七八成干(手抓成团,松手即散,略有刺手感);足火焙温度控制在85~90℃,风机转速调至800 r/min,摊叶厚度3~4cm,烘焙后茶叶手折梗即断为适...

    问茶 2023-10-03 79 0
  • 易武普洱生茶在制作时需发酵吗

    易武普洱生茶在制作时不需要发酵,普洱生茶是采用云南大叶种茶青为原料,经过摊晾、杀青、揉捻、晾晒、晒青毛茶(初步制作完成)、蒸汽加湿、压制、干燥等工艺制作而成,其过程中不需要发酵参与,因此也保留了大量的自然物质,为后...

    问茶 2023-10-03 41 0
  • 梅雨季如何存茶?这份“六大茶类储存指南”请收好

    目前,沿海地带正处于梅雨季强降水集中期。连绵多雨的天气里,不仅衣物容易发霉,茶叶若是储存不当也容易受潮甚至变质。那么,下雨天家里的茶叶应该如何保存呢?今天教大家六大茶类的保存小妙招。引起茶叶劣变的主要因素有︰茶叶...

    问茶 2023-10-03 32 0
  • 家里种植的金丝菊可以嗮干泡茶吗

    家里种植的金丝菊不能嗮干泡茶。菊花茶一般是以鲜嫩菊花花朵作为原料,经过采摘、阴干、生晒蒸晒以及烘培等工序制作而成的,能冲泡饮用。但自家种的菊花为观赏菊,不具备食用属性,虽然进行了晒干,但是未经过正规工艺加工,且成...

    问茶 2023-10-02 97 0
  • 单丛蜜兰香介绍

    蜜兰香是凤凰单丛十大花蜜香型珍贵名丛之一,是凤凰水仙群体中的杰出单株,属乌龙茶系列,产于广东省潮州市凤凰镇,它的母树距今已经有600多年历史了,它之所以叫做蜜兰香,是因为它的成茶具有浓烈的番薯蜜味,其茶蜜香高锐持久,芝...

    问茶 2023-10-02 51 0
  • 满陇红茶是什么茶

    满陇红茶是浙江红茶的一种,产自杭州西湖南的山谷,其茶采用当地小叶种为原料,经萎凋、揉捻、发酵、干燥等工艺制成,成品茶鲜醇甘爽,甜润浓郁,同时具有形美、香高等特点,其茶条索细长卷曲,通体色泽乌润,口感甜醇爽滑,滋味甜润浓郁...

    问茶 2023-10-02 54 0
  • 日月潭红茶介绍

    日月潭红茶属全发酵茶,产自台湾省南投县鱼池乡,由大叶种茶树鲜叶制作而成,具有形美、香高、味醇等特点。台湾日月潭红茶,干茶外形条索粗壮,色泽乌黑油润,汤色通透明艳,杯壁显金圈,香气醇和,带有兰花香,滋味甘甜,口感醇厚。日月潭...

    问茶 2023-10-02 73 0
  • 靖安白茶是什么茶

    靖安白茶是绿茶中的珍稀品种,又称不发酵茶、白化茶,主产于江西省宜春市靖安县,其成品茶多为二叶一芯嫩芽,在春季发芽时,新梢嫩叶的叶色呈可逆性白化现象,满披白毫,外形条素天然,色为玉霜,光亮油润,肉质自然展开颇具高雅特色。其...

    问茶 2023-10-02 74 0
  • 生活|经常面对电子屏幕,应该多喝茶

    电视的诞生,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新的视听享受,世界上有大量的人每天都要面对电视屏幕度过许多时光。但是在播放电视时,荧光屏会发出一些射线,这些射线对人体有害,尤其是长时间地看电视,能引起人们的视觉疲劳和视力衰退。而对...

    问茶 2023-10-02 37 0
  • 长期收藏白茶,是选择散茶,还是饼茶

    白茶,有“一年为茶,三年为宝,七年为药”的说法,因此很多人都喜欢收藏白茶。那收藏散茶好,还是饼茶好呢?有的茶友之所以会纠结这个问题,就是没有弄懂二者的区别。或者说,还不知道收藏白茶该考虑哪些因素。今天为大家整理白茶散...

    问茶 2023-10-02 29 0
  • 316不锈钢可以泡茶叶吗

    316不锈钢可以泡茶。316与304不锈钢都是食品级,可用于供水设备。304与316不锈钢的屈服强度相等,耐磨性316要比304好,因它的硬度稍微高于304,因此使用正规的316不锈钢杯可以泡茶。同时,316不锈钢具有耐高温、耐腐蚀、抗氧化...

    问茶 2023-10-02 76 0
  • 357克普洱茶饼尺寸

    以357克普洱茶饼为例,其直径一般为18~19厘米,周长58.4厘米,重量为357克(净重),中心厚度2.5厘米,边缘厚度为1厘米左右,以上参数仅供参考,并非绝对值,因为根据不同的厂家,不同的制作工艺,以及形制需求不同,茶饼的规格都存在一定变化...

    问茶 2023-10-02 57 0
  • 中国四大毛尖是哪四种

    中国四大毛尖分别为信阳毛尖、都匀毛尖、古丈毛尖、沩山毛尖。信阳毛尖:外形细、圆、光、直、多白毫,香高持久,滋味浓醇。都匀毛尖:紧结纤细卷曲、披毫,色绿翠。香清高,味鲜浓。古丈毛尖:被誉为"绿茶中的珍品",特点为紧直多毫...

    问茶 2023-10-02 62 0
  • 中国奶茶发源地

    内蒙古是游牧民族的故乡,也是奶茶(蒙古奶茶)的最初发源地。蒙古高原和中亚地区的奶茶千百年来从未改变,至今仍然是日常饮用及待客的必备饮料。其他地区则有不同口味的奶茶,如印度奶茶以加入玛萨拉的特殊香料闻名;发源于香港...

    问茶 2023-10-02 70 0
  • 乌龙茶和普洱茶的区别

    乌龙茶和普洱茶在产地、外形、工艺、滋味等几个方面均有区别。产地:乌龙茶主产于福建、广东、台湾三省,而普洱茶产于云南西双版纳、临沧等地。外形:乌龙茶干茶卷曲,肥壮匀整,茶毫不显,而普洱茶条索肥壮狭长,白毫显露。工艺:乌...

    问茶 2023-10-02 29 0
  • 云南红茶有哪些品种

    云南红茶品种丰富,有滇红工夫茶、滇红金丝、滇红金针、滇红金螺、滇红金芽、野生红茶、普洱晒红、紫鹃红茶、红碎茶等,其外形各有特定规格,身骨重实,色泽调匀,冲泡后汤色红鲜明亮,金圈突出,香气鲜爽,滋味浓强,富有刺激性,叶底红...

    问茶 2023-10-02 40 0
  • 这份武夷岩茶的简介,建议收藏!

    武夷岩茶是产于闽北武夷山岩上乌龙茶类的总称,主要品种有大红袍、水仙、奇种、肉桂、名丛等。其中,最为名贵、品质最优的就是大红袍。山场,品质所系喝岩茶,必论“三坑两涧”。三坑两涧即指武夷岩茶的山场。山场是茶园坐落...

    问茶 2023-10-02 36 0
  • 冲泡西湖龙井采用什么方法

    冲泡西湖龙井需采用中投法冲泡,即先使用沸水清洁杯具,之后注入少量水,投入龙井茶叶,再注入七分满的水,中投法之所以采用“水-茶-水”的投茶顺序,主要是先冲水可提高杯温,利于茶叶施展,激发茶香,再投茶注水便可将茶叶很好的泡开...

    问茶 2023-10-02 83 0
  • 包装饮用水和饮用纯净水区别

    包装饮用水包括饮用天然矿泉水、饮用纯净水。饮用天然矿泉水必须是从地下深处自然涌出或经钻井采集而来的水,无污染,内含物质成分必须达标,不能异地加工,而饮用纯净水的水源一般是自来水,再采用适当的水净化工艺之后加工制...

    问茶 2023-10-02 228 0
  • 大碗茶是什么茶

    大碗茶并非指某一类茶,而是中国特色茶文化之一,风靡于解放时期的老北京。北京人出门在外时,无论是出差、逛街或干活,碰上卖大碗茶的,花钱买上一碗,猛灌一气,满足解渴的需要。大碗茶多用大壶冲泡,大碗畅饮,任意茶品,虽然比较粗犷...

    问茶 2023-10-02 42 0
  • 大红袍为什么叫大红袍

    武夷岩茶之所以叫大红袍,来自于民间传说。相传一名秀才进京赶考,经过武夷山时病倒,被天心村老方丈救治,老方丈将九龙窠崖壁上采摘的茶叶制做成茶,泡给秀才喝,没有几天病就好了,秀才进京高中状元,为了感谢救治之恩,脱下恩赐红袍...

    问茶 2023-10-02 31 0
后台-系统设置-扩展变量-手机广告位-栏目底部广告位

茶络网 - 茶文化知识分享

https://www.tealog.cn/

网站地图 | 滇ICP备20001418号-2

Powered By 茶络网 茶络网

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

关注我获取更多热点资讯

感谢茶络网技术支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