后台-系统设置-扩展变量-手机广告位-内容正文底部 |
明前的群体种,因为采制、上架稍晚,目前还有小部分存量。
除此外,龙坞的G老师又陆续寄来两款精心制作的雨前西湖龙井。
加一起,四款茶,品种囊括了43号和群体种,时节上,有明前有雨前,制作上,有半机械有纯手工。
如此,正好可以对比品鉴。
说起西湖龙井,常用八个字来形容——色绿、香郁、味醇、形美。
其中,大家对色泽、滋味、外形方面的认识和体会,一般来说是相对具象的,也较少疑惑和争议。
但关于西湖龙井茶的香气,就相对要复杂的多。
就比如近日常喝的这四款,关于香气,团队小伙伴常常就有不同的见解。
继而,也引发了大家对于西湖龙井茶香气的大讨论:
到底什么香味才算正宗?
常说的“兰豆香”指的是什么?
高品级龙井茶中的幽微兰花香怎么捕捉?
炒豆香、火香浓的茶,就一定不好喝吗?
......
于是,查阅资料、再结合平日里的品饮感受,小编整理了一些关于西湖龙井茶“香气”方面的内容,一起来看:
关于如何辨识、品味“茶香”
在罗军的《中国茶密码》一书中,有这样的描述:
“茶香的感知可以分为两个部分:气体部分和水汽部分;前者叫闻香,后者叫品香。气体部分,包括从干茶中散发出的香气,以及从新泡的茶汤中发出的香气,这种香主要靠“闻”来感知;而水汽部分,包括吞咽茶汤时在鼻腔散发的水,以及吞咽茶汤后留在嘴里的余香,这一类茶香主要靠“品”来感知。”
茶百科在之前的文章中也有分享,辨识、品鉴茶叶的香气,一般可以从“干茶茶、注水浸润时的香气、出汤后的公杯香、品饮时的汤中香、饮后的杯底香”这几个方面留心。
同时,深度挖掘记忆里留存的、以往生活中的“香气”经验,比如某种花、某种植物、某种食物的香是什么样的。
有了这些作为参照物,展开联想,可以对茶叶香气有更准确到位的表述。
关于西湖龙井的“兰豆香”(一说“豆花香”)
翻到静清和老师的《茶路无尽》。
他认为“很多人把龙井茶的茶香,简单地认为是炒黄豆香,这可能是对明代《钱塘县志》的误读”。因为“《钱塘县志》记载:茶出龙井者,作豆花香,色清味甘,与他山异。”(文中的“龙井”是指狮子峰的老龙井)。因此,“豆花香,才是龙井茶真正的品种香。”。
三月中下旬,茶百科团队在福鼎管阳采制白茶的时候,小编曾在泰顺县某茶园旁见到有淡紫红色的蚕豆花,只是花朵已近枯萎,又才下过雨,闻了并不香,估计已经散尽了。
以后有机会遇到盛放的蚕豆花,一定要仔细闻一闻,和平时常喝到的西湖龙井茶香气作一个映照。
关于西湖龙井茶的“火香、炒豆香”
昨天下午,再次品饮G老师后次寄来的那款雨前茶。
打开包装,稍凑近闻,依然有明显的类似出锅不久的炒坚果的气息、一种干燥的火香。
取3克干茶冲泡,不管是用盖碗的工夫泡还是玻璃杯冲泡,滋味都非常浓郁,且层次丰富、回味甘甜。
有人说类似炒黄豆的火香是一种不好的香气,是制作时对温度把控不到位的表现,认为这样的茶不好喝。
但根据茶百科的品鉴经验,并不绝对。
炒豆香、火香味的茶,滋味也可以很好。
在公道杯中闻到“兰花香”
关于西湖龙井的“兰豆香”,茶友们一般都有普遍的认知。
但实际中,带有兰花一样清幽、高雅的香气的高等级西湖龙井茶,也得到很多茶友的拥趸。
譬如茶百科近年来制作的明前龙井,就多以兰花香见长。
这几次冲泡中,最明显捕捉到的兰香,是在公道杯中(盖碗工夫泡法)。
而且,要等公杯稍放冷一些的时候闻,最为明显。
大家可以一试。
一抹茶香,不但是品评茶叶品质的重要因素,更是许多爱茶人迷恋追寻的茶中至味。
喝明白了“香”,方能喝明白茶。
后台-系统设置-扩展变量-手机广告位-内容正文底部 |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
本文地址:https://tealog.cn/post/90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