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茶知识 > 问茶

问茶

后台-系统设置-扩展变量-手机广告位-栏目顶部广告位
  • 泡茶前,醒茶怎么醒

    泡茶前,可采用拆散或热水浸泡醒茶,即湿醒、干醒两种。湿醒:将茶叶放入盖碗,使用开水正常冲泡,并利用水分、氧气,激发茶香,最后将其倒掉。干醒:将撬好的干茶放在茶叶罐中静置一段时间,或者在烫洗过的盖碗中摇晃醒茶。醒茶的意思...

    问茶 2023-10-06 34 0
  • 喝茶的时候,搭配这些点心更“巴适”

    此时正值新茶之季,在喝茶的过程中,配上一点茶点,合适的茶点不仅可以解决人们在饮茶时的饥饿感,更是给茶品提分的重要筹码。只要搭配得当,两者不仅不会冲突,而且还会提升茶汤的口感。比如,江西省赣北地区盛产茶,尤其以九江庐山...

    问茶 2023-10-06 30 0
  • 7581普洱茶是什么意思

    7581普洱茶的意思是:昆明茶厂沿用75年的研制配方,使用8级毛茶为原料制作而成的普洱茶。“7581”茶砖系中国土产畜产云南茶叶进出口公司昆明茶厂生产,该茶砖为中茶公司30多年来的拳头产品,其中“75”代表1975年的工艺;“8”...

    问茶 2023-10-06 33 0
  • 广别老寨古树茶口感特点

    广别老寨古树茶的口感特点为醇甘甜润、香气高扬馥郁、醇厚爽朗、苦涩轻微、化开较快、生津明显。广别茶属于香甜类型,其茶条索漂亮,汤色蜜黄透亮,滋味鲜爽甘美,茶气霸气,香气高扬,甘甜持久,气韵柔润,苦涩均匀而化开极快,滋味变...

    问茶 2023-10-06 30 0
  • 政和白茶和福鼎白茶区别

    政和白茶和福鼎白茶在地理环境、工艺、外形、滋味方面均有区别。地理环境:整体上,政和白茶的海拔更高,生态更佳。工艺:福鼎白茶以日晒萎凋为主,政和白茶以复式萎凋甚至“阴干”为主。外形:福鼎白茶白毫明显,芽针肥硕短粗,政和...

    问茶 2023-10-05 29 0
  • 曼松普洱茶的特点

    曼松普洱茶,其外形芽肥叶嫩,茶芽紧凑,色泽翠绿,其口感十分独特,主要体现在3点:一是甜度较高,茶汤入口甘甜细腻,喉头很甜;二是汤感柔和,入口苦涩度低,水路甜柔细腻;三是香气浓郁,汤香蜜甜持久,细腻稠糯的茶汤携着清雅兰香、野蜜香,丰...

    问茶 2023-10-05 36 0
  • 糯米香的普洱茶的糯米味是怎么弄的

    普洱茶出现糯米味(香),主要是因为糯米香叶的原因。糯米香是一种云南特产的草本植物,含香草醇等多种芳香成分,在普洱茶的制作加工过程中,就会用到一定量的糯米香叶,然后经过熏制或混合压制,使糯香之味融入茶中,因此就有了碎银子...

    问茶 2023-10-05 29 0
  • 浮梁茶,何以享天下,“形美、色艳、香郁、味醇”

    浮梁县位于江西省东北部,地处亚热带,气候温和,年平均温度为17.1C,雨量充沛,年平均降水量为1763.5mm。境内多山、林茂、雾重、气清、湿度大、昼夜温差大,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,适宜的土壤和气候,为高品质茶叶生长提供了理想的自...

    问茶 2023-10-05 39 0
  • 喝茶说的厚(或厚度)是一种什么感觉

    厚度是能被大众认同的,也是好茶所拥有的共性品质之一。无论是茶,抑或白酒、抑或一碗老火汤,对于厚度的认同与甜一样,都是出自潜意识的驱动,几乎不需要经过任何训练。厚度不属于基础味觉范畴,而是一种触觉。一杯茶汤里面,内含...

    问茶 2023-10-05 31 0
  • 为什么春茶是一年中品质最好的茶

    春茶的优势,不必多说。经过漫长冬日休养后,开春后的茶树,生命力旺盛,能产出富含养分的茶青鲜叶。和其它季节相比,春茶内部的茶氨酸、芳香物质等各式丰富物质更丰富,制出来的茶叶成品,茶汤更饱满丰富。再加上,早春时期,春寒料峭...

    问茶 2023-10-05 71 0
  • 绿水塘古树茶口感特点

    绿水塘古树茶的口感识别度非常高,入口就显兰花香,水路细腻,层次感丰富,回甘甜爽,该茶口感浓郁,清香醇厚,回甘迅速,甜、苦、重、涩、味丰富,汤体丰满光滑,茶汤醇厚,透明持久,味道非常接近冰岛甜,入口后,茶气凶猛,回甘,不断分泌唾液,可谓...

    问茶 2023-10-05 536 0
  • 什么茶适合长期收藏

    普洱茶、白茶、黑茶、陈年铁观音等适合长期收藏,此类茶品均经过一定程度的发酵,且对工艺、原料等均有独特的要求,茶叶本身的性质更稳定,同时,如白茶、普洱茶等,在储存得当的前提下,茶叶内部物质亦会转化,从而使得茶叶更加饱满...

    问茶 2023-10-05 37 0
  • 信阳毛尖泡茶为什么茶水很浑浊

    信阳毛尖的茶水浑浊,其原因主要为冲泡方式、工艺、品质几个方面。冲泡方式:信阳毛尖亦采用上投法,如高冲、环绕冲泡都会导致汤浑。工艺:摊放时间过短,揉捻过重,杀青不透都会导致汤浑。品质:茶叶本身多白毫,冲泡时会溶于水,因此...

    问茶 2023-10-05 24 0
  • “国家的名片”视角下的茶文化传播

    作者: 蔡旸 来源: 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邮票,是国家(或地区)邮政主管部门发行的预付邮资的凭证。邮票的基本功能是预付邮资的凭证,同时客观上存在着对一个国家(地区)政治、经济、文化、科技等的宣传作用。邮票的题材...

    问茶 2023-10-05 75 0
  • 下雨天喝茶,为什么感觉不香了

    下雨天,到处湿漉漉,空气中同样散发着泥土的气味;下雨天给人浑身上下不舒爽的感觉,水分无疑就增加了,要是再多点文人气质的多愁善感,那么此时此刻的心情指数更是直线下降。另外,雨天气压低,在这样的环境下,人们容易心情不佳,状态...

    问茶 2023-10-05 36 0
  • 谷雨|在春天的末尾,饮一杯“谷雨茶”

    谷雨时节,也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,谷雨是“雨生百谷”的意思,谷雨到来,降雨量充足,许多农作物都可以茁壮地生长。谷雨前后采茶喝茶正好,茶细腻清香,味道最佳,所以中国人一直有谷雨品新茶的习俗。清明之后,立夏之前,就是采茶的最...

    问茶 2023-10-05 34 0
  • 禅茶是什么茶

    禅茶并不是指某一个品种的茶,而是指代寺庙里面僧人自己栽培,主要用于供佛、待客、饮用的茶。现如今,禅茶也指的是通过喝茶来达到一种人与自然的一种连结,从而实现个人的修身养性,类似“坐禅”,禅茶是茶文化的一部分,其中乐趣...

    问茶 2023-10-05 25 0
  • 花茶属于红茶还是绿茶

    花茶既不属于红茶,也不属于绿茶。花茶属于再加工茶类,中国茶叶按照工艺、感官品质等不同,分为两大类别,即基本茶类(类目)、再加工类目,基本茶类包括红茶、绿茶、白茶、花茶、黑茶、黄茶(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六大茶类);再加工茶包括...

    问茶 2023-10-05 162 0
  • 代用茶和茶的区别

    茶主要指的是传统茶,即绿茶、红茶、白茶、花茶等,是采用茶树鲜叶为原料,并采用独特工艺制成,冲泡后具有香气、独特韵味,而代用茶是指选用可食用植物的叶、花、果(实)、根茎等,采用类似茶叶的饮用方式(通过泡、煮等方式来饮用)的...

    问茶 2023-10-05 35 0
  • 凤凰单丛茶是绿茶还是红茶

    凤凰单丛属于乌龙茶(青茶)、半发酵茶,产自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凤凰镇,因凤凰山而得名。其茶是在凤凰水仙群体品种中选拔优良单株茶树,经培育、采摘、加工而成,因此成茶的香气、滋味各有千秋,当地习惯按不同的香型将单枞茶分为...

    问茶 2023-10-05 35 0
  • 什么是凤凰单丛

    山下的人儿举头望,山上的茶儿躲云里。云雾起时,眼前如化幻境。若非真切地站在茶树前,未必能想象:一寸嫩芽在寒冬里究竟经历过怎样的的蕴养生息,才能在春暖到来时用尽全力地向阳而生!大自然造物之神奇,令人深深为之赞叹;当人在...

    问茶 2023-10-05 34 0
  • 醒茶,醒的是什么,有何意义

    想要醒茶,不能靠喊,因为喊再大声也“叫不醒”。醒茶,可释放茶的香味,提升口感,拿到普洱茶时,不妨先学“醒茶”这一招。在喝之前多做“醒茶”这一个小动作,可能会好喝百倍!不同的茶类,醒茶时间会有些不同。醒茶这件事,今天来跟大...

    问茶 2023-10-05 39 0
  • 班盆古树茶特点

    班盆古树茶具有干茶饱满、滋味甜香、茶气内敛、涩味弱、回甘持久等特点。干茶:饱满,外形条索油亮,肥大显毫。口感:入口甜香,下咽时微弱苦感,后整个口腔内感觉香甜,舒适。茶气:内敛,含蓄不张扬。苦涩:苦味较淡,涩味弱。回甘:回甘慢...

    问茶 2023-10-05 39 0
  • 用慢下来的心,依然可以做快起来的事

    因为喜欢喝茶,每天到公司的第一件事情,就是给自己泡一杯茶,放在桌子旁边,时不时地喝上一口。很多人都觉得品茶是非常好的慢生活,但喝茶,并不是工作中的懈怠。茶是生活的调剂,是积极的。身边不少朋友也很忙,很努力,但因为喜欢茶...

    问茶 2023-10-05 40 0
  • 茶文 | 珍惜当下,就是简单的幸福

    苏轼有诗曰:“蜗角虚名,蝇头微利,算来著甚干忙。事皆前定,谁弱又谁强。且趁闲身未老,尽放我、些子疏狂。”趁时光未老,趁岁月正香,诗酒趁年华。人的一生不长,一路走来,风雨无常;我曾在深夜里独自一人忧伤、惆怅,难以入眠,也曾在春...

    问茶 2023-10-05 23 0
后台-系统设置-扩展变量-手机广告位-栏目底部广告位

茶络网 - 茶文化知识分享

https://www.tealog.cn/

网站地图 | 滇ICP备20001418号-2

Powered By 茶络网 茶络网

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

关注我获取更多热点资讯

感谢茶络网技术支持